(本网讯 蔡祥)“创业初期现金流告急时,我重新设计滞销配件对接美的供应链 —— 就像《行军告示》说的‘走完绝路再赶路’,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调整的思路。” 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湖北海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手持向毕业班学子拆解破局逻辑。这位正高级经济师、湖北省自主创业战略团队带头人,正将 30 余年职场 “干货”,化作学子就业创业的 “指南针”。

从产业一线到校园讲台,资深创客携 “全履历” 而来
2025 年 10 月14日,郑建以企业导师身份授课,带来 “职场活字典”:16 年军工生涯从计量员成长为厂长助理,吃透系统思维;2 年民企高管练就成本与承压能力;4 年省属国企副总读懂产业政策;12 年创业带领企业突破北斗记录仪技术,成为美的、康佳一级供方,实现高端冷镦机国产化。他拿出国企备考笔记分享:“军工厂校准 0.001 毫米的严谨,帮创业躲过质量危机。”“孝感英才卡”“湖北楚才卡 B 卡” 背后的全维度经验,成了鲜活教学素材。
实战破题:把职场 “弯路” 变成择业 “锦囊”
针对学子 “怕走弯路” 的困惑,郑建以经历拆 “指南”:“大路”(国企)培格局、“小路”(民企)练生存,“没有白走的路”;复盘国企改革攻坚、创业滞销焦虑,直言 “下坡路是复盘机会,失败藏‘营养针’”。他还精准支招:以学院学子获孝感双创大赛冠亚军为例,鼓励练 “一招鲜”;建议每年更新简历,让亮点可见;带划 “高端制造” 政策重点,助避弯路。“41 岁辞国企创业” 的经历,让抽象择业观变具体。

资源 “辐射效应”:搭建校企共成长生态圈
郑建带来实打实资源:推动海濎公司与学院建 “实训对接”,让学生接触北斗研发、冷镦生产;邀企业骨干、专家进校园做 “技能 + 产业” 双指导;开通就业推荐通道,去年 3 名毕业生经他引荐入职美的精密制造岗。“现代职场要营造‘生态群’”,他引导学生整合资源、关注行业动态,“校企合作不是送课,是让学生提前触摸产业脉搏”。

如今,郑建的课堂笔记成 “择业宝典”,实战锦囊成规划 “参考系”。他用经历证明:就业创业路纵有曲折,凭经验与韧性必能 “走过天涯还有路”,而校企协同正帮更多学子把 “职业路” 走稳走宽。